《我是八路军》:于细微处见精神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荧屏上掀起了一波主题创作热潮。在诸多作品中,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我是八路军》表现尤为突出,持续位列热播电视纪录片融合传播指数榜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荧屏上掀起了一波主题创作热潮。在诸多作品中,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我是八路军》表现尤为突出,持续位列热播电视纪录片融合传播指数榜
1938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部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在位于陕西的黄帝陵拍摄第一个镜头。该片由周恩来定名,袁牧之编导,吴印咸等摄影。
9月29日,会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以文明之姿,诗颂祖国”为主题,面向茚旺高级中学500名团员,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在诗意与感动中凝聚奋进力量。
男孩为了给惨死的家人报仇,执意要参加八路军。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还要和八路军神枪手比枪法。为了劝退男孩,神枪手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并且表示只能打中千里之外头盔的正中间才算赢。
《我是八路军》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与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河北广播电视台三方联合摄制,是一部口述体纪录片,全片共30集。创作团队充分利用20年前的大量采访影像,深度挖掘 140 多位八路军老战士的珍贵记忆,让亲历者成为历史的 “讲
140多位平均年龄90岁的八路军老战士直面镜头,用颤抖的声音却坚定的眼神,讲述着80年前的烽火岁月……这些不可再生的“活历史”正通过网络纪录片《我是八路军》,为观众打开通往抗战现场的“记忆之窗”,用个体记忆拼贴民族抗战的宏大图景。
就在方才,四位隶属骑兵连的战士为确保百姓能够安全撤离,无声误入了鬼子的重重包围之中。面对小鬼子的凶残射击,他们虽英勇抵抗,但因敌众我寡,最终全部壮烈捐躯。
南宁市图书馆邀请残障读者们体验一场独特的电影之旅,无论是视障者,还是听障者,都能通过专业的辅助设备和服务,体会电影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感受电影带来的情感和故事的魅力。让我们共同分享电影的快乐,打破障碍,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温暖的世界。
讲述了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华北危急,国共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在朱德率领下东渡黄河抗战。阎锡山形式上支持八路军,朱德筹划平型关截击,林彪指挥取得大捷,后日军围攻太原,正面战场失利,八路军转入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故事。
《太行山上》聚焦1937年全面抗战初期国共合作背景下八路军的抗战历程。日军全面侵华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在朱德总司令率领下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影片通过平型关大捷、敌后游击战等关键战役,展现八路军从战略防御到主动开辟根据地的抗战历程,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
为丰富视障、听障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为残障群体提供文化服务,我馆“阳光无障碍影院"推出“无障碍电影线上放映”活动,视障、听障朋友足不出户即可欣赏到精彩的无障碍电影。
讲述了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华北危急,国共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在朱德率领下东渡黄河抗战。阎锡山形式上支持八路军,朱德筹划平型关截击,林彪指挥取得大捷,后日军围攻太原,正面战场失利,八路军转入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故事。
无障碍电影放映活动精彩不断,让我们相约乐享阳光无障碍线上影院,享受闲暇时光。
1938年12月27日,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标志着党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已由若干分散的游击队,发展成为在战略上统一指挥的游击兵团。八路军山东纵队与随后入鲁的八路军第115师并肩作战、相互支援,共同发展了全国唯一以一省为范围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今晚22:00
牛头镇、蔡家栏子村、瓦城,这些在昌潍大地上原本并不抢眼的村镇,由于80多年前的抗日武装起义而成为载入史册的红色地标。1937年12月29日,从这里走出的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8支队,是山东率先打出八路军旗号的抗日武装。今晚22:00,山东卫视推出大型文献纪录片《
每当我静下心来回味童年的那些时光,率先迫不及待地跃入我脑海的,毫无疑问乃是乡村的露天电影。那是一种多么独特而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啊!在那繁星闪烁、如同镶嵌着无数宝石的浩瀚星空之下,在那熙熙攘攘、充满着欢声笑语和热切期待的人群之中,我与那梦幻般的光影相伴,共同度过
自中美深度博弈以来,我们历经无数风云变幻。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遭遇美国毫无底线的围追堵截;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肆意冲击我国经济。如今种种迹象表明,过去三年多的疫情,极有可能是美国蓄意制造和利用,以此作为打击中国的“暗器”。美国在各个领域对我们施加了超乎